誰需要葉酸?

前言

在了解誰需要葉酸前,我們先來了解葉酸的各項事實:

  • 葉酸是歐洲 EFSA 和美國 FDA 所建議,用於維持生命各個階段健康的維生素之一。
  • 食物葉酸 (folate) 是維生素 B9 的天然形式:一種水溶性維生素,天然存在於許多食物中,包括深綠色多葉蔬菜、堅果、豆類等。
  • 食物葉酸 (folate) 和合成葉酸 (folic acid) 並不相同。
  • 無論是食物葉酸或合成葉酸,對人體而言均不具活性,需經過數次轉化為活性5-MTHF(5-甲基四氫葉酸),才能被身體使用。
  • 5-MTHF型式的活性葉酸可經商業量產,目前有結合葡萄糖胺鹽或鈣鹽的選擇。Quatrefolic®為世界唯一可提供葡萄糖胺型式的活性葉酸。

我們能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葉酸嗎?

答案是否定的。

天然的食物葉酸不穩定,儲存或烹調都會使它快速氧化或分解。這意味著在我們食用之前,食物中的葉酸含量已顯著的下降!此外,食物中的葉酸形式是一種稱為聚穀胺酸(Polyglutamic acid)形式的結構,它的溶解度較低、無生物活性。

此外,食物葉酸在腸道中轉化過程的流失,也是生物利用率不足的原因之一。

因此,世界上至少30國引入葉酸強化的營養指導,冀求解決世界多數人口葉酸/維生素B9缺乏的問題,以及保護新生兒免於患神經管缺陷 (neural tube defects, NTDs) 。
【註】神經管缺陷是嬰兒大腦(無腦畸形)和脊柱(脊柱裂)的主要先天缺陷。

全球執行葉酸強化的現況

美國

美國自1998年實施強制性葉酸營養強化法令(Mandatory fortification)以來,經過多項長期、大型、美國境內不同人種的追蹤研究,證實葉酸強化是幫助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 (neural tube defects, NTDs) 的最有效的公共衛生政策。
依據美國CDC於2012年發布之第二份營養報告(Second Nutrition Report) (追蹤2003-2006年美國公民的58個飲食營養指標),比較按種族/族裔劃分的強化前和強化後的血中葉酸水平,法令未實施前,約 10-12% 的生育適齡婦女葉酸不足。1998年實施營養強化後,不同種族/族裔群體的血液葉酸水平均增加了約 50%,不同種族/族裔的生育適齡婦女,葉酸缺乏症更降至少於 1% 的人口。


REF: Second Nutrition Report: Folate Factsheet, PDF

美國的強制性葉酸營養強化法令,主要有三種實施類別:
*標示營養強化的穀物產品 (ECGP, enriched cereal-grain products) 每100公克含葉酸140μg
*即食穀物產品 (RTE, ready-to-eat cereals) 每份含葉酸400μg
*營養補充劑 (SUP, supplements)

2016年,美國再發布了玉米類穀物產品自願添加葉酸(Voluntary fortification)的指令。主要是因為與非西班牙裔白人和非西班牙裔黑人女性相比,西班牙裔/拉丁裔女性更有可能生下患有神經管缺陷的孩子,並且總葉酸攝入量中位數較低。西班牙裔/拉丁裔人種之主食為玉米類穀物。
*玉米類穀物產品 (CMF, corn masa flour) 每磅可自願添加葉酸700μg

參考來源:美國CDC Folic Acid RecommendationsFolic Acid Helps Prevent Neural Tube Defects

澳洲/紐西蘭

澳洲與紐西蘭有一套共同的食品安全系統,稱為紐澳食品標準FSANZ (Food Standards Australia New Zealand),2009年9月起,澳洲境內的麵包製品(除了有機食品)所使用的麵粉,每公斤需添加葉酸2-3mg,此為強制性法令,預估能降低澳洲女性產下神經管缺陷的嬰兒之機率14%以上。而其後二年後的執行報告顯示,在執行葉酸強化法令後,澳洲人平均每日膳食葉酸攝入量顯著增加。
至於紐西蘭,2014年起採取自願性添加葉酸的指令,直至2019年重新磋商評估該指令的適用性,並公告於2023年8月中旬起,在紐西蘭生產或銷售的所有適用於製作麵包的非有機麵粉,都必須添加葉酸。

參考來源:FSANZ Folic acid – mandatory folic acid fortification ; MPI – Fortifying bread

中國大陸

中國亦十分重視葉酸缺乏症之營養問題。
根據中國生育健康雜誌 (北京大學主辦、北京大學生育健康研究所 – 國家衛健委生育健康重點實驗室 協辦) 所刊載之【圍受孕期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指南(2017)】,描述了中國境內的區域調查結果。生育適齡婦女的膳食葉酸攝入量,北方地區低於南方地區、北方農村低於北方城鎮、南方農村接近或略高於南方城鎮。而血液葉酸水平與膳食葉酸攝入量,有相似的分布。在北方NTDs高盛行率的農村地區調查發現,所有婦女每日葉酸攝入量均未達到葉酸建議劑量(400 μg)。
中國目前並未施行葉酸強化的強制性政策,不過中國國務院於2017年發佈的國民營養計畫(2017—2030年)(國辦發〔2017〕60號) 之中,2020年主要目標包含控制孕婦葉酸缺乏率至 5% 以下。

參考來源:围受孕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指南工作组. 围受孕期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指南(2017)[J].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, 2017, 28(5): 401-410.

台灣

台灣目前亦未施行葉酸強化的強制性政策,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2022年5月發布的2017-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,統計5,491位台灣人民 (男女約略各半),葉酸缺乏盛行率為 0%。葉酸邊緣缺乏盛行率,13-44 歲男性高達 24.7-36.2%、45 歲以上男性 9.6-11.6%;13-44 歲女性高達 10.5-18.3%,45 歲以上女性 1.6-4.2%;生育適齡婦女平均約 10.9%。

定義:葉酸缺乏-血清葉酸濃度<3 ng/mL、葉酸邊緣缺乏-3 ng/mL≦血清葉酸濃度<6 ng/mL

參考來源:2017-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

誰更需要葉酸?

生命各階段都需要補充葉酸,葉酸是水溶性維生素B群其中的一員,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酸。

以下這些族群,更需要重點加強補充葉酸:

  • 孕期婦女:包含備孕、懷孕、哺乳各階段的女性。有助胎兒的正常發育與生長、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(NTDs)。
  • 兒童:有助於核酸與蛋白的形成、幫助大腦發育以及認知功能、平衡情緒、避免生長遲緩。
  • 停經婦女:有助情緒安定、同時緩解更年期症狀,例如熱潮紅。
  • 年長者: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(高同半胱胺酸血症)、有助於紅血球及DNA的生成、對於認知、情緒、免疫均有助益。
  • 高同半胱胺酸血症者
  • MTHFR基因變異者:MTHFR為葉酸代謝基因。
  • 葉酸缺乏所導致的惡性貧血者
  • 憂鬱症者
  • 男性、女性不孕症
  • 疾病期:疾病期間吸收或代謝的功能低下造成葉酸缺乏。另外長年腸躁症患者亦會缺乏葉酸。
  • 以下生活方式者:吸菸、酗酒、少吃深綠色蔬菜、減肥
  • 葉酸缺乏者
  • 需求運動能力提升者
error:
本文目錄
返回頂端